一、冬奥时评
1.主题:绿色生态与科技
1)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通过智慧管理实现气温分层,五棵松体育中心6小时完成“冰篮转换”,国家跳台滑雪中心“雪如意”将融化雪水回收存储用于再造雪……一个个饱含绿色和科技含金量的细节,凝结着冬奥建设者的匠心。
2)一张直流电网,将张此的清洁能源与北京冬奥会紧紧连在一起。张北柔性直流工程的建成使用,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,工程涉及的1110座光伏扶贫电站,惠及104896户贫困户。“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” 这条科技创新之路,也是民生福祉之路。
3)奥运为中国社会与民众留下的遗产,就像种下的苗,不只是为了这一季的绽放,而是为了留下长久的芬芳。
2.主题:中华民族凝聚力
1)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,奥运会可能是这个星球最复杂的一项活动,仿佛一个巨大而又非常困难的拼图游戏。时光流转,“冬奥拼图”如期完成。
2)回首筹办路,一批批冬奥建设者铆足干劲、只争朝夕。面对疫情挑战,工作不断、力度不减、标准不降。冬奥竞赛场馆提前完工,京张高铁全线通车,背后是多少次日以继夜、攻坚克难。
一声“招募令”,冬奥志愿者报名人数突破百万。近两万名赛会志愿者,约20万人次的城市志愿者,展现着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。每个岗位的点点微光,照亮了“微笑的名片” 冬奥测试活动期间,他们频频收获点赞:“这是一批有担当的年轻人。”
3. 主题:创新精神
1)创新之举比比皆是。“冰丝带”里,碳排放趋近于零的“一块冰” “雪游龙”上,打破国外混凝土喷射工艺垄断的“一个弯道”......北京冬奥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,呼应着国际奥委会“可承受、可收益、可持续”的改革方向为奥运会筹办和运行树立起新的标杆。
在北京西郊的首钢园区,巴赫曾登上三号高炉俯瞰。他有感而发:“谈到可持续发展,你只需要在这里看一看。
2)“中国式浪漫”的完美交融背后,是传统与现代元素。水墨流动、雪山绵延。冬奥会制服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核心图形的雪山图景,一亮相便收获满满赞叹。
4.主题:竞技与合作精神
1)冰场雪原,各支冰雪项目国家队争分夺秒、全力以赴。冬奥会申办成功时,109个冬奥小项中约1/3在我国尚是空白,而今,全项目开展、全项目建队、全项目训练” 一些原先的弱势项目,短短两年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出征在即,冰雪健豪情满怀。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。此时不搏,更待何时!多个人的梦、体育强国梦与民族复兴梦汇入时代洪流中,这千载难逢的机遇,激荡起无数“使命在肩、奋斗有我”的豪情。
2)当比赛结束时,各国选手在终点处热情相拥,共同喝彩、相互安慰,此时成败已经不再重要。冰雪中,优美的动作与技巧、靠实力说话的竞技精神将选手的心灵融于一处,奖牌和荣誉是追求的目标,也是友谊的纽带。
二、冬奥人物
1.张艺谋
两届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
张艺谋乐于去发现和展现各种“新”与“变”
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,他曾将其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“北京八分钟”相对照,“拿两个节目来比就能看出国家的变化,比如说08年的活字模,当时那是人在里面表演。平昌那次的表演,是真的机器人,在满是雪和冰的地面上精准无误地运行。这就是一个国家的进步,科技的进步,国家形象的变化。
注重创新、作品紧跟时代
“艺术上的重复是衰弱的标志。我们愿意用实践来证明心中所想,哪怕它是幼稚的。”这是初出茅庐的张艺谋担任《一个和八个》摄影时道出的艺术主张。
张艺谋曾坦言,自己是始终有“焦虑”的,这令他几乎总是在“奔跑”寻变,“我希望不要固步自封,把自己标签化、类型化。我希望创作能紧跟时代,这些变化本身对我很有吸引力。
2.谷爱凌
混血是她的标签,中国是她的选择。
谷爱凌的父亲是美国人,毕业于哈佛大学,母亲谷燕是北京人,毕业于斯坦福大学,曾是滑雪教练。她从小就时常随母亲回此京度假,加上谷燕特别重视对谷爱凌的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,因此,从小就流连于北京胡同里的谷爱凌不仅中文流利,绕口令也颇为地道,餅她也称自己是胡同里长大的北京妞。
勇于突破、超越自我
在赛后进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谷爱凌表示,今天能够夺金,是“因为热爱自由式滑雪运动,而不是一味苦练。当你真正喜欢上一项运动,就不会感到辛苦。我只是在突破自己,打破自己。
“天空才是我的极限”,这句话非常适合谷爱凌。很多时候,敢于挑战极限,才能知道自己飞多高;不给人生设限,才有精彩无限。当谷爱凌在比赛中一次次向自己的极限冲击,她在努力超越自我,也在努力触及新的人生高度。
3.羽生结弦
66年来第一位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花样滑冰选手
2018年2月,他夺得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冠军,成为66年来第一位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花样滑冰选手。
此外,他还是花样滑冰历史上包揽奥运会、世锦赛、大奖赛总决赛、大洲錦标赛及世青赛、青年组总决赛等国际大赛男单项目金牌的超级全满贯第一人。
顽强不屈的品质、永不言弃的精神
他并不是天生的运动员,更不是天赋异禀。他有先天性的哮喘,这种病对于运动员来讲是致命的,他极有可能在运动中突发哮喘而影响生命。
对于一般人来讲,如果有先天性的哮喘,肯定不会选择作运动员。但是他偏偏热爱花滑运动,并为此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,取得了他人所无法达到的成就。这一些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讲,才是最重要的启示。
4.任子威
勇往直前的“大象”
在2014索契冬奥会落幕后,男队吐故纳新,任子威正式进入到了国家队。入选国家队的第一年,任子威就在世青赛上获得了男子5000接力的金牌、男子1500米的铜牌和“全能王”的称号。进入国家队后,任子威得了一个外号,叫“大象”。那是时任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给他起的,原因是她觉得任子威一旦冲起来会给人一种勇往直前、难以阻挡的感觉。
劳模
飞翔的翅膀来自日常汗水的累积。“每天早8点到晚7点的训练,我总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人。即使饱受膝伤疼痛的折磨,我依然坚持在训练场和赛场,从不缺席。”任子威曾这样自我评价。无论是小队员时期的他,还是成为国家队主力的他,在队友和教练眼中,一直是最努力的那一个。
5. 苏翊鸣
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,苏翊鸣凭借自己第二跳的出色发挥,以88.70分成功拿到一枚银牌!这不仅是中国队首次拿到该项目参赛资格,更是中国男子单板滑雪首枚冬奥奖牌,苏翊鸣的银牌也创造了历史!
目标坚定、努力
“我想对所有热爱单板滑雪的人说,相信自己的努力。之前我很早就有了这个(冬奥)梦想,但没想到今天真的能够实现。”自己的偶像一起站上冬奥领奖台的他,心中充满感恩:“我一直要做的,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标,努力永远不会骗人。
脚踏实地、做“实际”的梦
苏翊鸣承认自己很“敢想”但绝不是痴心妄想,“因为我一直在努力,朝着目标一点一点靠近。冬奥会只是个大目标,但无论什么时候,我都有一个不变的小目标——做好每一天的训练。
相关文章:
文案 | 人生就是大闹一场 然后悄然离去11-22
关于神仙友情的文案11-22
朋友圈可以置顶文案/朋友圈文案11-22
汪曾祺的经典摘抄11-22
西方哲学家的名言11-22
解放你的心情放飞你的梦想11-22
句子虽短,但确句句入心11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