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项羽(公元前232年—公元前202年)
名籍,字羽,秦下相(今江苏宿迁)人,中国军事思想“勇战派”代表人物,与“谋战派”孙武、韩信等人齐名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从叔父项梁在吴中(今江苏苏州)起义,秦亡后称西楚霸王。后与刘邦争夺天下,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,突围至乌江边自刎。
《垓下歌》
力拔山兮气盖世。时不利兮骓不逝。
骓不逝兮可奈何!虞兮虞兮奈若何!
赏析:《垓下歌》是项羽在垓下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诗。项羽被困,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,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,看着心爱的骏马,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《垓下歌》。
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,个体的人极其脆弱,即使是英雄豪杰,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;但爱却是长存的,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,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,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,令人赞叹。
2、刘邦(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—公元前195年6月1日)
字季,汉沛郡丰县中阳里人(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)人。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、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,汉朝开国皇帝,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,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。
《大风歌》
大风起兮云飞扬,
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
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
赏析:公元前196年,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,刘邦亲征,很快击败了英布并将其杀死。刘邦在得胜还军途中,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,欢饮十数日,一天酒酣,刘邦一面击筑,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《大风歌》。
《大风歌》为刘邦传世的唯一佳作,浑然天成,层次递进,情感丰富,前二句踌躇满志,最后一句却透露着对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。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,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。
#图文春日打卡计划#
3、汉武帝刘彻(公元前156年-前87年)
西汉的第7位皇帝,杰出的政治家、战略家、诗人。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,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,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。
《秋风辞》
秋风起兮白云飞,草木黄落兮雁南归。
兰有秀兮菊有芳,怀佳人兮不能忘。
泛楼船兮济汾河,横中流兮扬素波。
箫鼓鸣兮发棹歌,欢乐极兮哀情多。
少壮几时兮奈老何!
赏析:公元前113年(元鼎四年)十月,刘彻到河东汾阴(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)祭祀后土(土地神)。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,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,饮宴中流。在宴尽之余有感而发写下了此篇。
全诗比兴并用、情景交融,是中国文学史上“悲秋”的名作,历来为人们所称道。此诗虽是即兴之作,一波三折,抒写得曲折缠绵。鲁迅称此诗“缠绵流丽,虽词人不能过也。”
4、曹操(155年-220年正月庚子)
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汉族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,其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
《短歌行》
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!
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
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
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
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
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
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
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
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
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
契阔谈讌,心念旧恩。
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
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
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
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
赏析:《短歌行》的主题非常明确,以诗言志,完美的诠释了曹操“求贤若渴,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”的心理。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昂扬进取,自强不息的英雄本色:他有爱才惜才、礼贤下士的坦荡胸襟;有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;有勇于开创新局面的探索精神。尽管他有“很深的忧”,但是他的“忧”是站在国家的高度、英雄的角度之上的“忧”,有高度,有见解,有层次,更有文采。
5、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(187年冬-226年6月29日)
字子桓,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曹魏的开国皇帝。在位期间,平定边患。击退鲜卑,和匈奴、氐、羌等外夷修好,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。除军政以外,曹丕自幼好文学,于诗、赋、文学皆有成就,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,并称三曹。
《令诗》
丧乱悠悠过纪。
白骨从横万里。
哀哀下民靡恃。
吾将以时整理。
复子明辟致仕。
赏析:这首诗写于建安二十五年 (公元220年)十月,曹丕三十四岁,汉献帝禅位,群公卿士上书欲曹丕受禅即位。虽只有五句三十个字,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深刻的思想内容。
前两句是说战争所造成的丧亡祸乱,超过了十二年,万里以内死人的白骨横躺竖卧。前句是因,后句是果,写出了长期战争给人们造成极大危害。后两句是哀怜人民无依无靠,我将要及时整治这混乱社会,救民于水火。这反映了曹丕刚一称帝的宏图壮志,同情人民疾苦,立志改变社会现状的决心。从曹丕称帝以后的一系列行为表明,他确实在为 “以时整理” 而努力。
6、唐太宗李世民(599年-649年)
唐朝第二位皇帝,在位23年,年号贞观。名字取意“济世安民”,陇西成纪人(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)。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。
《赐萧瑀》
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
勇夫安识义,智者必怀仁。
赏析:公元627年,李世民登基,封萧瑀为宰相。由于萧瑀性情刚直,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。萧瑀毫无怨言,来到东宫任职,辅导太子十分尽职,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教导十分满意,于贞观九年(公元635年),封萧瑀为“特进”,参预政事,并赠此诗给他。这首诗极富于哲理,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,颂扬了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,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。
7、武则天(624年-705年)
并州文水(今山西文水县东)人。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,也是即位年龄最大(67岁即位)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(终年82岁)。
《如意娘》
看朱成碧思纷纷,憔悴支离为忆君。
不信比来长下泪,开箱验取石榴裙。
赏析:武则天14岁入宫为才人,唐太宗李世民赐号武媚。唐太宗驾崩之后,被送入感业寺当了尼姑。在此期间,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有了暧昧关系,在这种情况下,武则天写下了《如意娘》这首诗。
《如意娘》写得曲折有致,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,明朗又含蓄,绚丽又清新。是武则天的上乘之作,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。
8、李煜(937年8月15日―978年8月13日)
南唐元宗(即南唐中主)李璟第六子,初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隐、莲峰居士,汉族,生于金陵(今江苏南京),祖籍彭城(今江苏徐州铜山区),南唐最后一位国君。李煜精书法、工绘画、通音律,诗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。
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
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赏析:作为一个“好声色,不恤政事”的国君,李煜是失败的;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“南面王”地位。正所谓“国家不幸诗家幸,话到沧桑语始工”,《虞美人》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,也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之作,是一曲生命的哀歌,将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进行对比,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。
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,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“雕栏玉砌”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。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,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。
9、赵匡胤(927年3月21日-976年11月14日)
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,庙号宋太祖。出生于洛阳夹马营,祖籍河北涿州。年轻时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术。在位期间,加强中央集权,提倡文人政治,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,死后葬于郑州巩义宋陵之永昌陵。
《咏初日》
太阳初出光赫赫,千山万山如火发。
一轮顷刻上天衢,逐退群星与残月。
赏析:《咏初日》诗是赵匡胤在灵山寺门前咏的。此诗一气呵成,诗意质朴而又粗犷,境界开阔而又壮观。首两句写一轮红日喷薄欲出,赫赫炎炎,势盛光艳。后两句以红日初升自况,以群星、残月比喻当时的各个割据势力,并以红日逐退星月,普照大地,象征自己铲平割据、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。
10、明太祖朱元璋(1328年10月21日—1398年6月24日)
字国瑞, 原名朱重八、朱兴宗,出生于濠州(今安徽凤阳)钟离太平乡孤庄村。明朝开国皇帝(1368年—1398年在位),年号“洪武”。
朱元璋〔明代〕
无题
天为帐幕地为毡,日月星辰伴我眠。
夜间不敢长伸脚,恐踏山河社稷穿。
赏析:天是我的罗帐,地是我的毡毯,日月星辰伴我入眠。睡梦中我不敢将脚伸长,害怕脚一伸出去,会把山河都踏破。
这首诗相传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所作。朱元璋幼年时,曾在皇觉寺当沙弥,有天夜归,天色太晚,寺门已关闭,不得已只好在山门外睡觉。他躺在地上,望着满天星斗,不觉吟了这一首诗,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朱元璋远大的志向。
相关文章:
烟火气里觅清欢:8句箴言教你以心转境,余生常乐无忧11-25
《诗经》里的爱情,穿越千年的深情11-25
精品文案|出淤泥而不染的文案11-25
字字扎心,句句清醒11-25
专属成年人该用的微信置顶语文案11-25
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,世界上唯一可能的就是不可能11-25
人民日报中那些温柔且有力量的励志金句!11-25
文案:专治不回消息的文案11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