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阳明(1472年10月31日—1529年1月9日),汉族,幼名云,字伯安,别号阳明,浙江绍兴府余姚县(今属宁波余姚)人。他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,自号阳明子,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,名守仁,亦称王守仁。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和军事家,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,精通儒家、道家、佛家。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(阳明学),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。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、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,立德、立言于一身,成就冠绝有明一代。弟子极众,世称姚江学派。其文章博大昌达,行墨间有俊爽之气。
- 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
- 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
- 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
- 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
- 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- 知行合一: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
-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,存养是无事时省察。
-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。
- 只要去人欲、存天理,方是工夫。
- 心一而已,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,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,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。
- 惟天下之至诚,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。
- 持志如心痛,一心在痛上,岂有功夫说闲话,管闲事。
- 眼前路径须放开阔,才好容人来往,若太拘窄,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。
- 体,即良知之体,用,即良知之用,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?
- 山近月远觉月小,便道此山大于月。若人有眼大如天,当见山高月更阔。
-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,随他多少邪思枉念,这里一觉,都自消融。
- 千罪百恶,皆从傲上来。只是一“傲”字,便结果了这一生。
- 志不立,如无舵之舟,无衔之马,漂荡奔逸,终亦何所抵乎。
- 学须反己。若徒责人,只见得人不是,不见自己非。
- 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,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。
- 学是学去人欲,存天理。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,则自正。
- 圣人无所不知,只是知个天理;无所不能,只是能个天理。
- 人心本是天然之理,精精明明,无纤介染着,只是一无我而已。
- 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,皆不得为致良知。
- 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,诚则明矣;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,明则诚矣。
- 天地虽大,但有一念向善,心存良知,虽凡夫俗子,皆可为圣贤。
- 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;事即道,道即事;春秋亦经,五经亦史。
- 身之主宰便是心,心之所发便是意,意之本体便是知,意之所在便是物。
- 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- 人人自有定盘针,万化根源总在心。却笑从前颠倒见,枝枝叶叶外边寻。
- 心即理也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-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,罪莫大于掩人之善,恶莫深于袭下之能,辱莫重于忘己之耻,四者备而祸全。
- 如意在于事亲,即事亲便是一物;意在于事君,即事君便是一物;意在于仁人爱物,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。
-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皆我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二氏自私其身,是之谓小道。
- 凡学之不勤,必其志未笃也。
- 谦者众善之基,傲者众恶之魁。
- 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,相上则损。
- 天下之事,其得之不难,则其失之必易;其积之不久,则其发之必不宏。
- 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。
- 先曰:“是徒为静养,而不用克己工夫也。如此,临事便要倾倒。人需在事上磨,方可立得住,方能静亦定,动亦定。”
- 至于“夭寿不贰”其心,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,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,我亦不必以此动心。
- 个个人心有仲尼,自将闻见苦遮迷。而今指与真头面,只是良知更莫疑。
- 勿忘勿助 必有事焉。
- 所以为圣者,在纯乎天理,而不在才力也。故虽凡人,而肯为学,使此心纯乎天理,则亦可为圣人。
- 私欲日生,如地上尘,一日不扫,更又一层。
- 心之良知是谓圣人,圣人之学,惟是致良知。
- 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,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。
-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。这些精灵,生天生地,成鬼成帝,皆从此出,真是与物无对。
-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,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,故良知不滞于见闻,而亦不离于见闻。
-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,故良知即是天理。
相关文章:
大雪节气品牌借势文案,创意的20句12-05
当你心累时,就看看这段话!(很治愈)12-05
50句值得回味的心情语录12-05
有趣又好笑,解解压,放轻松12-05
摘自古代书论典籍的50句真言12-05